2025年中超联赛赛季已过半,整体竞争态势可谓激烈空前。传统豪强广州恒大与山东泰山状态稳定,然而一批“黑马”球队如成都蓉城、浙江队也强势崛起,令联赛格局呈现出新的多极化趋势。与此同时,青训体系在多个俱乐部中开始兑现人才红利,为未来中国足球打下希望基础。
赛季初期,舆论普遍担忧中超因财政监管趋严、外援限薪等政策导致比赛观赏性下降。但从实际表现来看,多支球队通过战术演变、年轻化阵容和本土教练的智慧实现了“逆风翻盘”。尤其是成都蓉城,他们在2025年引入了多位00后球员,并重用年轻主帅,使球队打法更具活力与速度,在上半年多轮比赛中击败鲁能、申花等老牌劲旅。
另一大亮点是“青训成果”的持续显现。广州恒大的U19梯队本季首次向一线队输送了5名球员,其中两人已成为主力轮换阵容。河南队更是在U21联赛中全面夺冠,所培养的边锋孙梓洋在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中梅开二度,引发全国媒体关注。青训逐步转化为一线战斗力,这在过去中超赛季中实属罕见。
与此同时,中超各俱乐部在运营理念上也趋于理性。越来越多球队将资金投入转向青训基地建设、数据分析系统引入及运动康复中心升级。例如深圳队与一家德国运动康复机构合作,建立联合康复实验室,大幅提升了伤病控制能力。数据表明,本赛季因伤缺阵球员数量较2023年下降12%。
不过问题仍在。尽管联赛整体水平有所提升,但部分俱乐部仍存在欠薪、经营不善等问题。尤其是个别低层级球队在转会窗期间频繁更换教练组与管理层,严重影响了球队稳定性。中国足协已表示将加快俱乐部准入机制改革,鼓励良性经营并逐步推动中超向职业化、规范化迈进。
本赛季的中超也表现出更强的“城市归属感”。成都、武汉等城市球迷热情高涨,场均上座人数不断刷新纪录。尤其成都凤凰山体育场场均上座率高达93%,球市复苏成为中国足球回暖的“温度计”。
总的来看,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正处于转型关键期。在“去泡沫化”的政策背景下,各队在管理、青训、技战术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,中国足球正在经历一场“脱胎换骨”的变革,未来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