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杭州亚运会首次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比赛项目,引发了对“电竞是否算体育”的广泛讨论。两年过去,电竞不仅在各类多边赛事中频频出现,更在观众、政策、投资层面获得前所未有的认可,其“体育化”之路正在不断推进。
亚运会期间,《王者荣耀》《英雄联盟》《和平精英》三个项目共吸引线上直播观众超过6亿人次,其中大部分为青年观众。这一数字在奥运传统项目中也极为罕见,凸显电竞的吸引力。
国际奥委会在2024年宣布成立“电子竞技委员会”,计划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中开设“虚拟体育展演区”。中国电竞协会也在推动电竞与传统体育赛事深度融合,提出“电竞体能认证”“电竞康复体系”等新标准,弥补公众对其“运动成分不足”的质疑。
教育系统也在向电竞靠拢。截至2025年,全国已有65所高校开设电竞本科专业,涉及运动心理学、电竞编程、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。许多学生通过电竞训练课程提升专注力与反应力,部分更参与职业联赛,为中国LPL与KPL等职业体系输送人才。
当然,争议仍然存在。部分体育界人士担心,电竞商业属性太强、对青少年视力与健康有负面影响。但从数据来看,职业选手普遍接受体能训练、作息管理,甚至被要求进行传统体能测试,以符合国家竞技规范。
电竞是体育的边界扩展,亦是内容与科技融合的结晶。未来,随着设备升级、AR/VR互动发展,“电子体育”或许将与田径、游泳等传统项目并驾齐驱,构建新时代的竞技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