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2026年意大利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还有不到一年半时间,中国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。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发布《2025-2026冰雪项目重点发展纲要》,首次明确提出“全面突破滑雪+速度滑冰项目金牌空缺”目标。
此次集训计划涵盖短道速滑、自由式滑雪、单板滑雪、花样滑冰及冰壶等五大重点项目,总人数达228人,分布于哈尔滨、长春、新疆阿勒泰与北京首钢四大训练基地。
其中短道速滑将继续围绕“王濛模式”进行高强度多频率训练,特设心理抗压模拟赛,以应对冬奥现场的高压气氛。花样滑冰方面,新一代选手李晨曦、王艺涵组合被列为“重点扶持”,有望冲击双人滑奖牌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集训中还首次引入AI动态捕捉训练系统,可实时评估动作质量、疲劳指数及技术误差,帮助选手精准调整训练方案。据国家训练中心技术负责人表示:“科技介入,已成为我们冬奥备战的新核心。”
此外,滑雪类项目将邀请多名外籍教练加盟,包括前奥地利国家队技术顾问与加拿大雪板冠军教练,提升整体战术水平与心理建设。
体育总局在报告中指出:“我们不仅要参赛,更要争牌、夺金。”此次战略布局显示中国冰雪项目正在从“参与为主”向“金牌突破”转型。
2026年冬奥将成为检验中国冰雪项目十年发展成果的重要舞台,而这份系统化、科技化、国际化的集训方案,是迈向目标的第一步。